原军统特务致信政协,请求享受离休待遇,邓颖超批示:不能亏待他

发布日期:2025-04-13 09:06    点击次数:67

【前言:】

大家伙儿,你们知道“退休”和“离休”有啥不一样吗?说起来,退休以后的待遇,大多就是跟着当地政策走,该怎么拿就怎么拿。可离休那就不一样了,离休了还能继续享受原来的职务待遇,跟在职那会儿没啥两样。

说白了,要想离休,最关键的就是看你以前干的啥工作,还有你为那工作付出了多少,有啥贡献。那么,到底啥样的人能拿到“离休”的好处?

国家有规定,那些在建国前就干过地下工作,参与过国家领导的战斗,或者是之前脱产领国家供给的人,等年纪到了,就能申请离休,不用再去上班了。

总的来说,要想拿到离休的好处,那得是真正为战争和革命出过力的人,并且在国家成立后,还得继续做革命工作的干部才行。

这是个入门的要求,也是必须要先满足的条件。

上世纪80年代的时候,有这么一位老爷子,明明到了该退休的年纪,但他却提出申请,要把退休改成“离休”。这老爷子到底是谁?他为啥要这么做?

【旧上海帮派码头花花世界,小人物混迹江湖】

今天,咱们一块来扒一扒这位曾被称为“超级间谍”的家伙,瞅瞅他的人生里,藏了多少曲折离奇的事儿。

阎锦文这人,要聊起他,咱得先从老上海那些帮派的故事扯起。上海这地界儿,现在可是响当当的国际化大都市,经济火得不行,大伙儿都过得挺滋润。以前,人们爱叫它“魔都”。

但说实话,在老早以前,上海那可是有钱人的乐园,穷人的苦海。花花世界、奢华享受,这些词儿用来形容那时候的大上海,再贴切不过了。

那时候的上海,码头风气特别重,而里面最出名的就是“青帮”。聊起“青帮”,肯定得说说三位大名鼎鼎的人物:张啸林、黄金荣,还有杜月笙。

说到这三个人,个个都能算得上是那会儿的风云人物。但他们这些所谓的“大哥大”,全都是通过偷盗抢劫、打架斗殴,还有欺骗耍诈这些下三滥的手段发家的。结果,最后一个个都混得特别惨。

有的人在战乱时期给日本人当起了“帮手”,干着让人瞧不起的卖国勾当,为了填满自己的腰包,连同胞的利益都不顾,趁着国家危难捞取好处。

比如说张啸林吧,最后却被自家的保镖给“暗算了”,让人给枪毙了。而那个比他还出名的黄金荣,下场更是惨不忍睹。日本人打上海那会儿,他的那些姨太太们带着钱全跑了,黄金荣以前多风光,可最后却是孤零零的,真是可怜。

也就杜月笙还算是有个好下场,这是咋回事?

说实在的,跟其他那些所谓的“黑帮头目”比起来,他算是挺厚道的一个人。他收的那些手下,都是真心愿意跟着他的。杜月笙这人吧,虽然让人一听名字就害怕,但他做起事来还是讲理的。虽然他身上有不少让人忌惮的地方,但仔细瞅瞅,他也有不少值得人佩服的优点。

结果就是他最后过得最好,他的孩子们也都接受了很好的教育,基本上都在国外做起了生意。这就是说的,你种下什么因,就会得到什么果。

那么,阎锦文今天跟他们之间到底有啥关系?

说实话,阎锦文的故事并不像前面说的那三个“黑帮大佬”那么显赫威风,但他的道路却是一样的。

他老家在江苏,因为日子不好过,就跑到上海来闯荡。在这里,他开始了自己的打拼生涯,想在这片繁华之地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。没有显赫的背景,也没有强大的资源,他只能靠自己一步步努力,慢慢适应这个充满竞争的社会。他每天穿梭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,与各种人打交道,经历着各种风风雨雨。虽然有时候会遇到困难和挫折,但他从未放弃过自己的梦想和追求。他知道,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拼搏,才能在这片江湖中站稳脚跟,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。

后来,阎锦文混进了上海的一个帮派里,虽说没混到“头目”的位置,但跟那些普通“小弟”比起来,阎锦文手里可是有些功劳的。

这真是让人纳闷,他不是在社会上闯荡的嘛,能做出啥贡献?

阎锦文最后能有个好结果,说白了,一是因为那时候的运气站在了他这边,二是因为他自己有头脑,会做人。说到底,他能一路顺风顺水,靠的是跟了个好领导,再加上他自己胆大心细,聪明伶俐。

【解救共产党员立大功,阎锦文上演“谍战”大戏】

阎锦文混进帮派没多久,就成了杨虎的得力助手。说起这个杨虎,他可不是一般人,后来成了国民党里的大佬,还掌管过上海警备司令的位子。

说起阎锦文这个人,得公正来讲,他算是“有功有过”。在他做特务那会儿,确实抓过中共党员,王孝和就是受害者之一。那时候,复旦大学的好多进步学生被追捕,这里面也有阎锦文的一份“功劳”。

不过,为啥说他也立过功劳?这事儿得从抗日战争打完,日本鬼子投降以后讲起。那时候,蒋介石带着国民党又开始盘算着要打内战。就在这时,阎锦文因为在杨虎手下干活,被调到了上海警备司令部,成了第三大队的副头头。

这个第三大队,其实就是专门搞特务工作的部门,他们的任务就是捉拿共产党员和那些反对蒋介石的人。可让人没想到的是,就在解放前那会儿,杨虎竟然拉着阎锦文一起反水了。

1949年,是国民党注定失败的那一年。到了5月,两位一直支持民主的大人物,张澜和罗隆基,住进了上海的养病院。

张澜因为身体不舒服,得找个安静的地方养病,可不知咋回事,就被国民党的特工给盯梢了。

张澜身体有病,却倒霉地被特务给抓住了。那时候,国民党军统已经变成了国防部保密局,毛人凤正好是那里的头头儿,当上了局长。

按照毛人凤的命令,张澜被狠狠地装进麻袋里,打算扔到江里,想让他消失得无影无踪。不过,张澜可不是第一个碰到这种倒霉事的民主爱国人士,他之前已经有很多人遭遇了同样的下场。

不过,因为中共的情报人员迅速向上级汇报,周恩来总理很快就亲自回了电话,给出了明确的指示:得马上想尽办法救张澜!在那通电话快结束时,周总理还特别提了一句:如果实在需要,不妨找杨虎来搭把手。

在过去的时间里,不管是哪个朝代,还是哪个地方,都冒出过不少让人心里发毛的“狠角色”,杨虎就算一个。他手上沾了不少血,杀起人来毫不眨眼。但话说回来,杨虎这人还算有点自我反省,在漫长的打仗日子里,他慢慢懂得了该怎么做决定。

这次,杨虎成了整件事情里的核心人物。他早就被人拉拢了,虽然表面上还是国民党在上海的警备司令,但他心里已经打算要站到我们这边来了。杨虎心里明白,接下来该怎么走。

接到周总理的电话后,杨虎马上就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。

他觉得,张澜在川北那可是大名鼎鼎的英雄人物,也是像他这种练武之人打心底里敬佩的豪杰。他本来就特别佩服张澜,所以毫不犹豫地答应说:您别担心,我肯定会把张澜给救出来的。

说到这,咱得聊聊阎锦文在这事儿里的角色了。其实,救人的过程中,阎锦文可是出了大风头的。说来也巧,当时杨虎琢磨着,被警备司令部稽查队扣下的那个人,八成就是张澜。

说来也巧,杨虎的女婿刚好就是警备副司令,这简直就是老天送来的大好时机。但有些事儿吧,咱得悄悄进行,不能大张旗鼓,免得惹祸上身。因此,找个靠谱的人帮忙,那才是重中之重。

接着,杨虎脑海中迅速浮现出阎锦文的身影。阎锦文官职虽不算显赫,但做事干净利落,脑子转得快。当初,杨虎就是瞧他“懂事”,特意栽培了他。后来杨虎决定加入我们党的队伍时,阎锦文也跟着他,一块儿和周总理见了面。

要是把这事儿拍成电视剧,那肯定又是一出紧张又带劲的“反特”间谍大战。杨虎巧妙布局,让阎锦文和他女婿去救张澜。但杨虎自己不能出面,不然就会露馅,所以他就派自己老婆去当传话的人。

时间不多了,张澜现在还活着,不过正被关在疗养院里,周围有好多特务和国民党派来的监视人员盯着他。

毛人凤下了死命令,说张澜得小心着点,随时可能被人暗杀,还特别点名让阎锦文去盯着,负责到底,包括动手的事儿也得他来干。

阎锦文收到秘密指令后,一看,要把张澜处理掉的地方,竟然选在了吴淞口外面的江上。那时候的国民党,已经是走投无路了。蒋介石给阎锦文下了死命令,让他务必带着张澜和罗隆基,在往台湾撤的时候,找个机会把他们俩推进黄浦江,了结了他们。

现在就差把暗杀的具体时间定下来了。后来,阎锦文收到命令,让他在当天晚上10点,带着“那个人”去十六铺码头,然后把他扔进江里。在这个关键时刻,阎锦文瞅准机会跟张澜说了几句话,他让张澜放心,说他会想办法救他们出去。

然而,张澜对那位特务头子完全陌生,却又清楚其身份,心里头满是不屑。他暗自琢磨,国民党怕是在这紧要关头还想玩把戏,故弄玄虚地想从他这儿套话。但阎锦文早有打算,他把那些“狠角色”都换成了自己的心腹手下。

时间慢慢过去,转眼到了晚上九点多,阎锦文摆出一副得意洋洋的样子,开车来到疗养院准备接人。他当着所有医护人员的面,大声吆喝起来,让张澜和罗隆基快点跟他走,别磨蹭了。

看他拿着枪,一副得意洋洋的样子走过来,在场的医生和护士,还有那些看守的人,谁都没觉得有啥不对劲。阎锦文装作很粗鲁的样子,一边推一边拽,硬是把那两个人弄上了车。接着,他开着车一路飞驰,直奔之前安排好的杨虎老婆家里。

特务真是狡猾,有一套自己的手段。阎锦文这家伙,因为工作年头多,对怎么摆脱跟踪很有一套。他开着车,专门挑那些不起眼的小路猛踩油门。早就心里有数的他,面对国民党设的一个个检查站,不慌不忙地掏出警备司令部的证件,跟哨兵说后面坐的是他老爹和亲哥,要带他们去外面转转,乐呵乐呵。

大家都没料到,他居然能帮着共产党员从危险中脱身,一路上畅通无阻,进展迅速。但咱们可别小看了国民党那爱猜疑的毛病。果然,走了没多久,就有人感觉阎锦文的行为有点反常,赶紧叫上其他特务,对阎锦文他们紧追不放。

最后,张澜和罗隆基在亲信的帮助下,终于在黑夜中成功逃脱。阎锦文心里明白,自己已经暴露了。他只得小心翼翼地与后面的追兵周旋,瞅准机会翻过墙,躲进了杨虎老婆的家里。

幸运的是,这时候守在这里的全换成了拿着武器的解放军战士。杨虎早就跟地下党的人打好招呼,让他们派兵来帮忙。这么一来,多亏了阎锦文机灵应对,张澜和罗隆基总算是摆脱了敌人的魔爪,逃了出来。

【晚年申请离休待遇,革命时间从立功日起记】

大家伙儿都以为张澜早被国民党给害了,可没想到,1949年10月1日,就是咱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那天,开国大典上,张澜竟然站在了天安门城楼上,还紧挨着毛主席。

时间过得真快,转眼间就到了1983年,阎锦文眼看就要到退休的年纪了。就在这时候,邓颖超收到了一份来自阎锦文的请求。他说,自己希望能把退休改成“离休”。

当时,邓颖超同志立刻给了回复,说阎锦文这事儿不光是他一个人的事。咱们得把能拉拢的人都拉拢过来,毕竟他们为新中国的诞生和我党人员的安全出了不少力,理应得到更好的待遇。

结果挺不错的,多亏了邓颖超同志的大局观和指导。申请递上去才短短不到十天,阎锦文就顺利拿到了从退休改成离休的干部证书。不光这样,他还领到了之前少发的工资补偿。

邓颖超同志给阎锦文先生下了个决定,说他对中国革命可是有大功劳的,得好好对待。阎锦文参加革命的时间嘛,就从他勇敢救出张澜和罗隆基那会儿开始算起。

听到这个消息,阎锦文迈着蹒跚的步子,眼里闪着泪光,走到了政策落实的办公室。他心里清楚,这下可以安心地度过晚年,没有啥遗憾了。他深信,党和国家是绝对不会亏待任何一个有功的人的。

#图文打卡计划#



  • 上一篇:没有了
  • 下一篇:没有了


Powered by 盟星娱乐平台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